如东农业网 >> 伏毛蓼

宝安河流整治提速推进海绵城市呼之欲出青葙

2022-09-07

宝安:河流整治提速推进 海绵城市呼之欲出

经过几年的治理,新圳河逐渐恢复往日清秀的容貌

海绵生态系统场景效果图

到2017年,茅洲河水质有望达V类

固戍污水处理厂一期占地12.478万平方米,日处理生活污水超过24万吨

11月12日消息:从沿江高速驶入宝安往下俯瞰,一条蜿蜒曲折的“黑河”经沙井民主社区汇入大海,这条河是东莞和深圳的界河,它有一个“响亮”的名字:茅洲河。说它“响亮”不是想夸它,是因为这条河“臭”名远扬。

早在2012年11月2日,宝安就开始全力推行“河长”责任制,计划用5到10年时间,实现全区河流水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。茅洲河是深圳最大的河流,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河水可以直接饮用,现在却变成一条“黑河”。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,时任常务副市长吕锐锋亲自担任这条河的“河长”,其他河流如西乡河、新圳河也都有自己的“河长”。

经过几年的治理,新圳河、西乡河逐渐恢复往日清秀的容貌。面对茅洲河这个深圳最大的河流,宝安计划用三年时间,全面推进各项治理工作,到2017年12月31日,使得茅洲河基本达V类水质,全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。在刚“出炉”不久的《宝安西部活力海岸带概念城市国际咨询正式设计成果整合》里,宝安还提出要建设两栖海绵城市,用“去化”的措施,构建全局性的海绵生态系统。未来的宝安,水将更清,生态将更宜居。

生态补水 让母亲河重归碧绿

新圳河、西乡河沿岸的居民惊喜地发现,这两条河正在恢复往日清秀的容貌——河水潺潺流动,黑臭开始消失不见。这得益于两河上游的生态补水工程。

走进位于宝源路上的固戍污水处理厂,绿意盎然,草木青青,若不是远处有8个泥水分离池和生化处理廊道,这里看上去就如一个绿地公园。固戍污水处理厂一期占地12.478万平方米,2008年12月投入运营,这里主要是处理宝安的新安片区、西乡片区和航空城的污水,每日处理的生活污水超过24万吨。

在固戍污水处理厂,污水的处理要经过12.3个小时,排出的尾水可达到一级b的标准,已经达到了正常绿化用水的标准,但不能作为饮用水。这里的尾水将通过泵站输送到新圳河、西乡河上游。

为给新圳河、西乡河输送“活水”,宝安区埋设了19公里的回用水管道,并对两河入河排污口全部进行截流。西乡河、新圳河的补水工程从2013年1月1日开始,原本已丧失自净功能的“母亲河”有了源源不断的“活水”补充,往常臭气熏天的河道开始扬起清波,河水黑臭不见,整治多年的两条河流有了初步成效。

但这还远远不够。由于在河流综合整治时未对河道底泥进行处理,因此西乡河在实现生态补水后仍未能解决河流内源污染问题。为此,区环保水务局正在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工程,计划在2016年年底建成197公里污水管网,从源头上实现雨污分流。同时,宝安正在着手建立健全河道管理的长效机制,开展日常化、制度化、常态化的保洁工作,以达到河面无杂草、无漂浮物、河中无障碍、河岸无垃圾的“四无”保洁目标。

加速治水 茅洲河三年大变样

河清水秀,亲水而憩,这是大多河流沿岸居民的愿望。然而,对于茅洲河沿岸的居民来说,这条曾哺育两岸居民的“母亲河”,如今却让他们避而远之,甚至在整个夏天都不敢开窗——河水实在太臭了!

近日,记者到茅洲河走访。在宝安大道与京珠澳高速交接处附近下车后,由于不知道茅洲河的具体位置,便向一名大爷问路。“闻风,向着臭味源头走,看到河里黑黑一片的就是茅洲河了。”这位大爷说的虽然是玩笑话,却道出了茅洲河目前的现状——河水发臭、水质污浊。

记者顺着大爷指引的方向走,还未靠近河岸,一股恶臭味就远远飘来。站在河道上方的桥上极目所见,墨绿色的河水如凝胶一般,裸露的河床犹如沉积的沥青。
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清澈见底的茅洲河如今为什么污染如此严重?据宝安区环境水务局数据显示:污染时间长、治理起步晚,先天基础差、后天规划建设不足,监管缺位、城市化无序开发加剧水环境恶化等都是茅洲河污染严重的原因。

茅洲河整治不能再等!2014年7月,省人大审议通过《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、深莞茅洲河、汕揭练江、湛茂小东江污染整治的决议》,要求深莞茅洲河2017年年底前基本达到Ⅴ类水质,2020年年底前基本达到Ⅳ类水质。深圳、东莞两市携手治理茅洲河,并确立了分两步走的总体思路:第一步先实施界河段清淤清障工程,将目前5年一遇的防洪能力提高到10年一遇;第二步实施界河段岸线综合整治工程,彻底解决两岸低洼易涝区的洪涝灾害。

宝安正在对茅洲河施展整治组合拳:截至目前,茅洲河深圳流域已经完成两座污水处理厂建设,其中,沙井污水处理厂规模为每天15万吨,燕川污水处理厂规模为每天15万吨。此外,宝安区在茅洲河流域内正开展的河流治理、污水管网项目共41个,总投资127.3亿,已完工2项,在建1项,前期项目38项,预计年底前新开工10项。其中,18条支流综合整治全面启动,茅洲河流域河道水质提升项目已于9月底动工,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运行。

根据《宝安区治水提质三年行动计划》,茅洲河在2017年年底前,分批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工程、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建设、河道综合整治工程、排涝泵站及水源保护等治本工程建设,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。

哭泣的茅洲河,有望重现微笑。

立体用水:海绵城市呼之欲出

今年8月14日,市水务局领导到宝安区调研时表示,要以“海绵城市”的概念做好水的立体利用,提出茅洲河流域完全有条件做雨水利用工程。

海绵城市,顾名思义,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。其实,刚“出炉”不久的《宝安西部活力海岸带概念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正式设计成果整合》就提出要建设两栖海绵城市,用“去工程化”的措施,构建全局性的海绵生态系统。海绵生态系统由生态景观、弹性岸线和活水系统构成,包含河涌、圩田、红树林等自然元素和雨水花园、渗渠、储水池和城市公园等半人工元素。

据了解,宝安区河流多属雨源型,河道蓄水能力差。城区开发建设力度大,建成区面积广,路面硬底化程度高,海绵城市建设受约束条件多。对此,宝安区环保水务局副局长吴新锋表示,宝安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将结合宝安实际,以“慢排缓释”和“源头分散”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,环绕解决城区道路积水、管网提标、雨污分流、雨水回收利用及排水出路等问题,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、雨水花园、下沉式绿地等“绿色”措施来组织排水,加强河流综合治理,提高现状河道、水库、池塘、湿地的滞蓄水能力。

吴新锋认为,一是要高标准编制城市给水、排水、防洪、水资源利用、绿化、道路等专业规划,规划、水务、城管、建设等各部门共同推进。二是利用旧城改造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。三是在河道治理中尽量还原于自然,修复河道原生态,让河道能弯则弯、能宽则宽。

“推进海绵城市,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、道路、水系等对雨水吸纳、蓄渗和缓释作用,有效缓解宝安城市内涝,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,节约水资源,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。”吴新锋说。据悉,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治理,宝安全区275公里河道已有155公里达标建设,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0%,应对强降雨能力有所提升,内涝有所缓解,西乡河、新圳河等河道的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
人应诗意地栖居。据悉,为使宝安区水生态文明与深圳湾区新岸线接轨,通过对水环境的高标准规划治理,宝安区水生态文明将与深圳湾区新岸线接轨,“山海相融、河湖相连”的岭南水系新格局,“碧水青山、海韵宝安”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望实现。

友情链接